构建“大教育扶贫”格局 章熙春书记在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表署名文章
华南理工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,把脱贫攻坚的使命和责任担在肩上,举全校之力,尽锐出战,为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贡献了“华工方案”。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在2018-2019年连续2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定为“好”这一最高等次,定点扶贫项目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。
学校扶贫工作得到了帮扶对象的高度赞誉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,也引起了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11月12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理论周刊学校科研版头条刊发了章熙春书记的署名文章《一所高校能为扶贫贡献哪些智慧和力量——对“大教育扶贫”格局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的思考》。文章全文如下:
作为汇聚大量人才、教育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,高校响应时代召唤,在脱贫攻坚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高校坚持精准方略,激活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和持续发展能力,为中国减贫事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,并将在助力长效脱贫、阻断返贫链条以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。
高校要讲好脱贫故事,奏响攻坚强音。高校不但应深度参与教育扶贫,还应从学术的角度,凝练总结教育扶贫的高校经验。华南理工大学连续四次被评为教育部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典型项目,为探索形成国家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,输出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。在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华南理工大学出版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——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启示丛书》,系统总结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“华工模式”,提出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,构建“大教育扶贫”格局,打造重教扶智、兴业扶产、振乡扶民“三扶一体”的全方位扶贫体系,实施智力、产业和组织扶贫等“精准化扶贫”帮扶举措,达到贫困地区发展动力、发展活力与发展能力“三力协同”的可持续发展帮扶成效,助力探索形成脱贫攻坚的“高校品牌”。
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聚焦新时代高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中的使命担当,探索创新高校扶贫开发理论。
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。2013年,按教育部关于滇西边境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,华南理工大学定点扶贫云南省临沧市云县。2016年,学校又积极响应广东省定点扶贫工作部署,全力推进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孔美村的扶贫工作。学校发挥高校智库的优势,着眼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,系统组织编写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系列。学校以《授人以渔:重教扶智实践与创新》《产业崛起:兴业扶产创新与实践》《全域共兴:振乡扶民实践与创新》三本著作,从三个领域分别总结高校扶贫的模式与启示,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系统回应了高校如何发挥优势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、助力后脱贫时期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。
一是强化责任担当,坚持“一盘棋”统筹推进,落实定点扶贫工作“一把手”工程,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挂帅、亲自出征,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统筹,各部门分工合作,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共同参与,构建“大教育扶贫”格局。
二是打造重教扶智、兴业扶产、振乡扶民“三扶一体”的全方位扶贫帮扶体系,使扶贫从“输血”转变为“造血”。
《授人以渔:重教扶智实践与创新》以高校在智力扶贫中的角色特征和探索举措为切入视角,全面梳理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智力扶贫实践与创新经验。它提出,在智力扶贫工作中,要深入落实“大教育扶贫”理念,逐步构建以党政引智为“纲”,以孕才育智为“柱”,以长效增智为“径”的智力扶贫模式,提升贫困家庭自我发展内在能力,并将这些内在能力转化为脱贫发展势能,“智”拔穷根。
《产业崛起:兴业扶产创新与实践》中,在“需求—供给相适配”的理念和“全产业链扶贫”的思路指引下,华南理工大学本着帮扶地所需、学校所优原则,结合帮扶地区产业扶贫实践,打造“基于品牌价值提升的高校全产业链扶贫创新模式”。学校和扶贫点跳出“产业双人舞”,助力帮扶地“做优做特”传统种植产业,“做大做强做优”新兴产业,从优势产业富矿中掘金,打造创富平台,实现产业扶贫。
《全域共兴:振乡扶民实践与创新》以全域共兴为理念引领,以组织化为路径,通过农村社会关系重塑、人居环境提升以及文化治理三个方面,重塑农村社会的公共性,提出高校全域共兴“RAISE”帮扶模式,即将贫困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,以“R”(Reorganize,再组织化)为路径,以“A”(Autonomous,基层自主)—“I”(Inspiring,文化激励)—“S”(Sustainable,环境可持续)为行动指引,以“E”(Ego,内生动力)为目标,为贫困地区构建一个组织的“稳态”。
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创新资源集聚优势,担当好乡村发展的转化器、适配器、接合器角色,塑造贫困乡村发展动力、增强发展活力、强化发展能力,推动贫困地区民智、民生、民志共同发展,在让乡村群众心思活起来、生产动起来、生活富起来等方面,形成“三力协同”的可持续发展帮扶格局。
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展现了华南理工大学精准扶贫工作的扎实举措、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,及时、全面、生动讲好高校扶贫故事。
华南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,认真落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“四个真”和“四件事”的具体要求,既撸起袖子加油干,又着力讲好扶贫故事、经验、理论。
出真招见实效。2018年9月,云县成为滇西第一批、临沧第一个脱贫摘帽县,2019年云县贫困发生率为零;2019年12月,孔美村94户贫困户412人全部脱贫,从贫困村出列。学校定点扶贫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定为“好”。2015年,学校被教育部评为“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典型落地项目”。学校定点扶贫经验多次被收录进《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案例》等。
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华南理工大学的扶贫工作,凝聚了华工人的集体智慧、辛勤汗水。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以大量的案例、访谈、图片等素材,真实再现了华南理工大学帮扶举措,通过“筹画”“掠影”“感悟”“回响”等栏目,展现了学校领导、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谋划布局和辛勤付出,帮扶地区干部和群众对学校帮扶工作的肯定与认同。我们从中可感受到学校党政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真挚和谋划,扶贫干部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和干劲,广大师生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的激情与奉献,还有扶贫干部与受援地群众共同奋斗、脱贫奔富的精神面貌。
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对高校精准扶贫模式的理论探索与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,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创新意义。
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、走好乡村振兴路,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撑。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创新意义:
一是强调理念对于行动的指引性。高校具有知识集聚、创新的功能,在扶贫过程中能充分发挥理念引领的作用,这是高校扶贫工作的重大优势。从精准扶贫成效来看,引领性观念包括“需求—供给适配性”“能力—动力转化性”“人才—制度嵌合性”等,这都可以为农村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。
二是构建了农村脱贫发展“智力—产业—组织”三层结构体系,包括扶贫资源在内的所有外部资源,只有恰当地回应农村在智力、产业和组织结构等层面的真实诉求,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。是否与这一需求相吻合,是检验农村发展政策成效的试金石之一。
三是明晰高校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与优势,有助于将理念引领作用精准投射于农村脱贫发展的三层结构。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中涉及的经验总结和模式提炼,具有内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,不仅适用于高校扶贫工作,也可为其他主体的帮扶工作提供参考。乡村脱贫后,可充分借鉴高校扶贫的经验和模式,巩固脱贫成果,进一步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。
《精准扶贫模式的高校探索》对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形势、需求进行了理性思考,并对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如何有效衔接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,为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精准扶贫理论与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。华南理工大学将继续投身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事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“华工智慧”“华工力量”。
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
信息来源:中国教育报